寒露时节,昼短夜长,从中医的角度来说,这时候自然界中的“阳气”开始收敛、沉降,万物逐渐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。如何适应自然界的变化,顺时养生、保健防病?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团队请来中医专家为您支招。
医学指导/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陈斌主任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李华锋副教授
不宜盲目“秋冻”
“寒露到来,意味着时序已进入深秋,露气逐渐寒冷,将凝结也。”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李华锋副教授说,“这时不宜再像初秋那样提倡‘秋冻’,特别是体弱人群更要注意保暖。”
“古人云‘寒露脚不露’,这是告诫人们,寒露过后要特别注重脚部的保暖,以防‘寒从脚起’。”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医师陈斌解释说,脚离人体的心脏最远,但它的负担却最重,容易血液循环不好,而且脚部的脂肪层相对较薄,保温性能差,更易受寒,建议这个时节,每天可在睡前用38℃~42℃的温水泡脚20分钟以内;还可取涌泉、足三里、太冲、太白、太溪等几个穴位进行艾灸和穴位按摩,以助健运脾胃、疏肝理脾补肾。
李华锋则支招,泡脚时可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加入适量的艾草、干姜粉、红花等,散寒温络,促进气血循环。另外,除了足部,也要注意做好颈、腰、脐等部位的防寒保暖功课。
调畅情志 笑口常开益肺气
眼下正值换季,有些人可能会莫名出现焦虑、烦躁、沮丧、疲倦等“悲秋”症状。陈斌提醒:肺主秋气,对应五志中的悲,可适当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,积极排解负面情绪。开口大笑也可以宣发肺气,吐出浊气,建议大家日常要笑口常开。
李华锋则提醒要多留意身边人,如果出现比较明显的情绪波动,应想办法开导,保持平和心态。这个时节秋高气爽,宜早睡早起,多到户外散散步,或者快走、慢跑、打太极等。
饮食宜滋阴润肺甘淡补脾
深秋露寒,既是收获的季节,也是滋养身体的好时节。“这个时节不宜过食太过辛辣、辛温发散之品,如辣椒、花椒、桂皮等;而应多吃一些酸、甘、润等平和之品,比如银耳、雪梨、番茄等以养阴润肺。”陈斌建议。“日常还可以适当吃些甘淡补脾的食物,如山药、芡实、粳米、糯米、莲子等。”李华锋补充道,想通过饮食滋阴润肺,可适当吃些荸荠、柿子、石榴、香蕉以及胡萝卜、莲藕、豆角等蔬果,也可选择海带、紫草、百合、川贝、芝麻等清润的食物。
好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评 ![]() |
|
0% | 0 |
差评 ![]() |
|
0% | 0 |
五谷养生网 | 养生网-中华养生保健门户网站 | 东方养生网-科普健康养生知识,分享饮食养生 | 大众养生网 - 健康养生第一门户 | 中医养生网 | 中华养生网 - 中医养生保健 |